智慧点滴网 感知人生智慧分享生活点滴幸福

枣庄的婚嫁习俗

枣庄为孔孟之乡一脉之地,受封建传统礼教的影响较深。特别是旧时的婚嫁礼仪更为隆重,娶妻有“小登科”之称。要进入洞房花烛之夜,需行过“六礼”,即纳彩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
纳彩俗称提亲、说媒、说亲,对男方而言叫“说媳妇”;对女方来说叫“说婆家”。旧时提亲讲究媒妁之言,父母之命,注重门当户对。多数男大于女,同岁的也好。也有女大于男的,但不能大太多。
纳征俗称“定亲”。婚事一旦说妥,男女两家先下“通书”,即男方求婚的红纸小贴,俗称“定亲喜书”。下“通书”一般不行重礼,男方以禽类、美酒、糖果、布帛、首饰为彩礼。女方回以文房四宝,鞋袜等物。下“通书”后,还要正式签订婚约,俗称“下大启”,亦叫“传启”。仪式较为隆重,双双都在同日宴请媒人,男家早宴,女家午宴。
下完“大启”,表明婚约正式生效,具有法律效力。如果一方毁约,要通过家长、族长、媒人重新议定,双双退回启贴、彩礼、信物,方可解约。“下启”后,双双议定佳期,准备迎娶新人。
婚期定下来就是娶亲了,俗称“办喜事”。对男方来说称“娶新媳子”;对女方来说则叫“出门子”。娶亲之前,男方要做好一切迎娶的准备。例如下喜帖、安客、请执事、厨师、乐队、伴娘、雇花轿、布置新房等。娶亲的一切事都由执事操办。娶亲前,要套被褥,即绿褥子、红被,意为越过越滋。
套被褥得找儿女双全的妇女帮忙,套被的时候在四个被角都放上染红的花生、栗子、硬币等,谐意“早生贵子”。男方还要套红棉袄、红棉裤,俗称“催嫁衣”。迎娶的前一天,把棉袄、棉裤送到女家,叫“送催嫁衣”。按照“查日子”指定的方位把新床铺在新房里,俗称“铺床”。铺床的人必须是夫妻二人,儿女双全。
铺床的时候,在大红苇席下放秫疙瘩、豆秸,意思为秫疙瘩,豆疙棒,一年一个小学生(一年生一个孩子)。铺好床,先由新郎的弟弟、表弟或侄子在新床上打几个滚或睡一夜,俗称“滚床”。
迎娶的前一天,新郎家张灯结彩,门两旁贴大红双喜字,门上贴对联。新郎还得上喜坟,新郎穿新婚礼服,黑礼帽或老蓝色帽子,上缠红线;蓝长衫、紫袜、青布鞋。满清时,辫子上还要系红布条。
女家也在前一天,贴上大红对联和大红单禧字。出嫁女在头一天或三天前“饿嫁”,不吃东西。出嫁前,娘家亲朋好友登门贺喜,送些衣料、被面、首饰、点心等。到晚上由姑嫂等亲属和随亲的嬷嬷“填箱”,在陪嫁的灯、脸盆、尿罐等用红纸剪成的双喜字或圆形的“绞古钱子”(剪成的圆形的花形)盖上,连同亲友送的点心装到柜子里或箱子里。陪嫁的嫁妆因女方家庭贫富而异。
多是橱、柜、桌、椅、梳妆用品等。一般平民小户也就是一个衣柜、一对方凳(坐床子)、一个盆架、一只铜盆,叫做“小五件”。也有“小八件”、“大八件”的。在出嫁的当天,随新娘一起抬走。
新娘开始辞别娘家上轿到婆家称作“发嫁”。上轿前,新娘梳妆打扮,“窝盘头”即把辫子挽成发髻。无论春夏秋冬,都要穿红棉袄、红棉裤、扎裤腿,穿软底大红花鞋。富户嫁女还要带凤冠、着霞帔、戴双玉镯、金戒指,发髻上别金钗、玉簪。
午时前,男方迎娶的花轿来到女家门口,吉时一到,出嫁女从床上下来,自己的鞋套在哥哥的鞋上,然后坐到椅子上,再把哥哥的鞋甩掉。自己的鞋不能沾地,认为出嫁的鞋沾了娘家的土就是沾了娘家的财气,以后娘家会穷的。坐到椅子上后,由叔父辈或兄弟辈的抬着,新娘坐在椅子上哭着被送入花轿,寓意给娘家“掉金豆子”,娘家以后的日月会过得更加富裕。
花轿进村,来到男方门前,落轿时,燃放鞭炮,称“迎轿鞭”。红毡由天地桌前一直铺到花轿跟前。贫民之家,没有红毡铺苇席。由婆婆婶子、大娘拆开轿门,由伴娘搀扶新娘下轿,踏红地毯或红苇席至天地桌前。其间婆家一对“喜娘”前边引领,另一对“喜娘”手端红筐,向新郎、新娘头上、身上撒麦麸、红枣、栗子、花生。
天地桌上放一粮斗,斗盛五谷,口封红纸。斗上插一杆秤,左右放托盘,左盘放一串制钱,右盘放麦麸、红枣。斗前放香炉、烛台,烛台上燃红烛,香炉前竖铜镜。拜天地时,司仪唱礼,婆母撒盐于松柏火盆中,以求婆媳缘分。拜完天地,新郎把斗、秤端进洞房,秤杆挑去蒙头红。要是一个村有两家以上办喜事的,每家都争取早拜天地。认为早进门、早拜天地的要比晚拜天地的过得称心。
进入洞房,先拜床公、床母,然后入账上床。迎亲喜娘把红枣、花生、栗子撒到床上,俗称“撒帐”。到了晚间,两个小姑(新郎的妹妹或远房妹妹)把红烛点亮,叫“点灯”。边点灯边唱:红盈盈,绿盈盈,一对大姐来点灯,有(生)个小孩叫姑娘(姑姑)。
小姑点上灯,摆上酒菜,小姑、大伯嫂子陪新郎、新娘吃晚饭,喝“交心酒”。喝完“交心酒”,由新郎的嫂子催促新婚夫妇早点休息,俗称“送房”。
送完房,新婚夫妇仍然得不到休息,新娘开柜拿出点心给婶子、大娘,闹喜的乘机抢点心、糖果,越抢越闹越吉利。特别是好友、同学闹着要喜糖、喜烟,不给不走。有的会到新娘身上找钥匙,自己开柜寻找喜烟,摸不着钥匙就扒下新娘的鞋子作为交换条件。新娘招架不住,只好拿出喜糖、喜烟、点心。这称为“闹婚”、“闹喜”。
俗话说,进门三天不分大小,甚至是远亲、长辈也可闹一闹,吵一吵。待“闹喜”的离去,新郎、新娘上床休息,但不能灭灯,如果自己吹灭灯,夫妻不能白头到老。新郎、新娘等“闹喜”的人走了,小两口说些悄悄话,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中的小青年在新房外贴窗偷听“悄悄话”,俗称“听房”。俗话说,新郎新娘不说悄悄话,生出孩子是哑巴。
第二天早上起来,新娘梳洗完毕,拜谒公婆、兄嫂等长辈,称为“请安”。早饭后拜谒族长、进祠堂烧香,上祖坟祭祖,俗称“磕喜头”。
婚后新娘第一次回娘家叫做“回门”。回门由娘家舅舅、叔辈、兄辈去婆家接回。婆家为表示对娘家人的尊重,要置办好酒好菜并找能说会道、而且酒量大的人来陪,确保新娘的娘家人吃好喝好。婚后有在婆家过一个月,然后回娘家再过一个月返回的,称为“对月”;
婚后在婆家过九天,然后再回娘家过九天,叫“对九”;也有“接三还四”的,叫做越过越滋;“接七还八”的,叫做“越过越发”。

扩展资料
现在虽然提倡移风易俗,但是一些习俗依然保存着,青年人结婚,穿婚纱,沿袭老仪式,颇有些中西合璧,土洋结合的意味。
参考资料来源:台儿庄新闻网-枣庄地区的婚嫁习俗

枣庄为孔孟之乡一脉之地,受封建传统礼教的影响较深。特别是旧时的婚嫁礼仪更为隆重,娶妻有“小登科”之称。要进入洞房花烛之夜,需行过“六礼”,即纳彩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
纳彩俗称提亲、说媒、说亲,对男方而言叫“说媳妇”;对女方来说叫“说婆家”。旧时提亲讲究媒妁之言,父母之命,注重门当户对。
多数男大于女,同岁的也好。也有女大于男的,但不能大太多,有“女大三,抱金砖”,“女大四,没意思”,“女大五比老母”之说。问名俗称查“八字”,男方把女方生辰八字、属相要来,请算命先生查一查双双“八字”、属相是否相合。

扩展资料:
地名由来:
市驻地枣庄,在唐宋时形成村落,因多枣树而得名枣庄。明朝初年,朝廷允许民间开矿,鲁峄地区(现枣庄市中区范围)“乡民开山取石为磨、碾,挖井取煤作薪”。
随着煤炭的开采,逐渐有移民迁徙到“峄北窑场”周围聚居。在各聚居点,人们或以姓氏、或以地物村志等取名作标。比较有名的村落有:金庄、三合庄、枣庄(因村头的一片枣林而得名)等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,《中兴公司章程》正式施行,其中说明:“本公司总矿在峄县城北枣庄”。至此,枣庄地名在社会上才开始逐渐出名。

枣庄地区的结婚习俗,五区一市之间还是有区别的,而且同一地区城里与农村还是不一样,实在是孔老夫子所造化...总的一句话,山东习俗想不到的麻烦,双方家里多沟通还是有好处的...
市中区女方的陪嫁普遍只价值1万元,不像滕州的陪嫁农村最低都要价值3万以上了,这点还是不同的,女方需要购买五湖四海,好像就是什么水壶、痰盂、牙刷、牙缸、毛巾、床上用品、镜子、梳子等等一些小东西...家具家电是女方购买,但也就在那一万元左右,其他还要看女方的家庭情况了,俺老丈人是公安局的,不属于穷人,但也只给了一万元的嫁妆,说老实话,有点郁闷,我结婚花了近10万,还不算房子...结婚当天男方需要亲自去女方家里接(需要带着一床百子图的杯子、鞭炮、写着青龙见喜的对联[用于车队返程逢桥十字路口烧青龙见喜放炮]、红盖头、烟几盒[散发礼让长辈],50、100元红包若干,路上放炮年轻人几个,到女方那里可以有赏钱的),车队到达女方家门后,下车需要在路口燃放鞭炮,意思是通知接亲来了,女方在男方鞭炮声响起时,燃放鞭炮,代表欢迎。然后男方敲门喊爸妈开门(注:这里直接改口了,没有改口费,但岳父岳母各给了俺800元磕头礼),然后敲门受女方朋友的为难,这里就需要红包打赏了,50、100元红包根据个人经济实力(俺这里省了,嘻嘻,俺说的普通话,结果屋内喧闹没有听清是俺,就放俺进去了),市中区是需要在女方闺房内找鞋给穿鞋的,由于俺偏胖,老婆怕俺到时候闹情绪,所有没让俺找,直接单膝跪地穿鞋,给了小舅子200元开门钱,提示一下:这里跪地穿鞋的时候,会有很多人在后边使坏,使劲地推让你。穿鞋以后到约定的发嫁时间(发嫁时间越早越好),就由女方的几个弟弟,轮流背着女方上车,但不许脚着地,也不许回头看,市中区有些地方用被子蒙上,此路程男方很轻松,嘻嘻,前头引路就是。
男方需要准备的就很多了,房子、装修、酒席、烟酒、大总管(总管必须是家庭儿女双全的老人,不可以是戴孝、丧偶之人,晦气)、司仪(年轻人为好,调节气氛,主持婚姻拜堂)、放鞭炮青年数人、帮新郎背新娘数人、烟酒总管数人、酒席招待数人、唱礼金两人、酒桌上陪女傧相N人(陪桌等同于傧相人数)、陪压嫁妆数人等等...

枣庄市婚礼习俗各地方大同小异 就和第一位说的差不多一样 但在我们峄城区 女方陪嫁物品大多由男方拿钱 磕头礼在整个枣庄市都有 只是给的时间不同 在我们峄城区都是在婚礼时拜天地时改口叫爸妈时给磕头礼 压嫁妆在我们这没有 我们这嫁妆都是直接买完就拉男方家里了 新郎新娘在拜完天地后还要在喜宴时敬酒

管理,员,我两号的分你给我扣的负一千,说我作蔽,我刚把分刷成正分,你还在这犯那啥…?米米你全家的女人

  • 男方发请柬,要送嫁妆,包括金银首饰、衣服、结婚积分等。通常是礼节性的清单。嫁妆是雇人给女方携带的媒人介绍的房子。当然,女方也有回礼,包括靴子、布匹、帽子、文房四宝等等。李国李国,潍坊枣庄人对李国很讲究。给李国的...

  • 枣庄订婚俗称“定亲”。婚事一旦说妥,男女两家先下“通书”,即男方求婚的红纸小贴,俗称“定亲喜书”。下“通书”一般不行重礼,男方以禽类、美酒、糖果、布帛、首饰为彩礼。女方回以文房四宝,鞋袜等物。下“通书”后...

  • 枣庄的结婚的习俗主要是这样的:下启时男方准备11000元的见面礼{这个也可以提前给的,当然钱数不是固定的}、1、买上几件衣服,一般包括从里外到穿的,四季都要有两身的,但是必须要买一件过路衣也就是红色的(内衣什么...

  • 枣庄婚嫁习俗结婚当天怎样送床,每个地区有不同的习俗,枣庄的提出是结婚当天娘家要来给铺床床还要铺很多东西放着红枣,花生,等等寓意着早生贵子的意思。

  • 枣庄为孔孟之乡一脉之地,受封建传统礼教的影响较深。特别是旧时的婚嫁礼仪更为隆重,娶妻有“小登科”之称。要进入洞房花烛之夜,需行过“六礼”,即纳彩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纳彩俗称提亲、说媒、说亲,对...